初代保健品巨头三株退出直销市场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最新显示,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三株福尔”)已从直销企业序列中消失,我国获牌直销企业数量减少为87家。界面新闻记者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检索,也已无法查询到三株福尔。

同日,界面新闻记者向三株集团及三株福尔致电及发送邮件确认退牌事宜,三株集团官网电话显示为空号、三株福尔电话未能接通,截至发稿,邮件未获答复。
查询三株福尔官网,其曾在2024年4月17日发布《拟注销直销经营许可证公告》。公告显示:“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2014年7月31日经商务部批准,取批第50号《直销经营许可证》,批准文号:商秩批【2014】736号。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并报股东大会批准,拟退出直销经营活动,注销《直销经营许可证》。”

与此同时,2025年1月6日,名为“三株口服液线上订购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文章《2025年三株益尔生口服液全新升级上市》,文中称,该口服液是“三株集团出品、31年老品牌、单品创造80亿销售业绩”。

公开信息显示,该公众号为2024年11月29日注册,同年12月6日改名为如今的名称,今年1月4日开始发布关于三株益尔生的相关文章。不过,认证主体为济南三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并不隶属于三株集团。据天眼查,该公司法人为刘炜炜,其与三株集团并无关联。该公众号显示,该账号提供三株产品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查询,投诉建议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众号展示的前两条视频均为三株医院牛纪江院长介绍该产品的内容。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三株集团正是靠“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道路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营销模式。

三株曾代表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一个传奇时代。在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三株口服液曾靠猛烈的营销攻势缔造一年销售80亿的销售神话,至今未有单品打破纪录,却在一桩案件后黯然沉寂。后来,尽管三株在直销领域曾有过尝试,但未能重现当年的辉煌。三株的故事,不仅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一个缩影,也是商业史上一个关于崛起与衰落的经典案例。
保健品营销教父
公开资料显示,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隶属于三株集团,三株集团则始于1992年。三株集团发展至今已有33年,董事长仍为初代创始人吴炳新。
三株集团公开信息与此前媒体报道等显示,吴炳新的故事始于山东农村,他自幼家境贫寒,完成小学课程后便辍学。1958年,时年20岁的吴炳新被调到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工作,慢慢从一名普通会计晋升为销售科长。19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到了吴炳新所在的包头,而后其从国企离开,踏上创业之路,先后做过豆芽生意、承包过糕点厂和小商场,由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9年,吴炳新的儿子吴思伟大学毕业,二人奔赴安徽初涉保健品代理生意,成立淮南大陆拓销公司。1992年,吴炳新又在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济南大陆拓销有限公司,三株公司创业源头便始于此。
创立济南大陆拓销有限公司后,吴炳新仍在做保健品代理生意,代理的是上海交大昂立公司推出的“昂立一号”口服液。据交大昂立介绍,这是一款具有抗突变、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抗氧化、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的产品,主要原料包括水、大豆胚芽、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食用盐、低聚异麦芽糖、牛磺酸、昂立一号乳酸杆菌。
在代理“昂立一号”的过程中,吴炳新就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原本销售不佳的“昂立一号”在吴炳新的包装下,1993年的年销量成功破亿。
彼时,国内的保健品行业是全国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黄金之地”,当年国内最大的保健品公司广东太阳神的营业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3亿元,利润高达3亿元。吴炳新并不满足于只做代理生意,1994年,三株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售卖一款自制的名叫“三株口服液”的保健品。
值得注意的是,三株口服液的配方和功能与昂立一号极其相似。三株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大豆、白砂糖、低聚木糖、燕麦、玉米、两歧双歧杆菌、植物乳植杆菌、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宣传三株口服液可使体内菌群重新达到生态平衡来实现缓解与治疗的目的。比如腹泻、便秘、阴道感染等。
然而,自立门户的三株口服液在营销上更胜一筹。当大部分公司都选择在电视台黄金档投放广告时,吴炳新却别出心裁地大量收购各地电视台的非黄金时间,用来投放三株系列广告片,采取广告轰炸的方式使三株品牌深入人心。在广泛的农村地区,他发明了无广告成本的“刷墙包柱战略”,在乡村每一个可以刷字的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栏、牲口栏圈和茅厕上,几乎都可以看到三株的广告,采用这种方式,吴炳新做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三株”。
并且,吴炳新“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道路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营销模式,即三株聘请医生在城市、农村开展义诊活动,主要目的是推销三株口服液。并且,在三株的各种广告单页或册子中,引用各种医生的话语来为三株“背书”。
1994年,三株第一年的销售额即达到1.25亿元。1995 年,三株在《人民日报》上刊出了第一个"五年规划",吴炳新提出的目标是:“1995年达到16亿~20亿元,发展速度为1600%~2000%,1996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00%,达到100亿元,1997年速度回落到200%,达到300亿元,1998年速度回落到100%,达到600亿元,1999年以50%的速度增长,争取900亿元的销售额。”
在猛烈的营销攻势下,三株一路高歌猛进,在1995年完成预期目标,实现了20亿元的销售额;1996年实现了80亿元的年销售额,创造了国内保健品销售的神话。在鼎盛时期,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各级行销人员总数超过了15万。
跌落神坛
然而,依靠营销建造的保健品帝国并不稳固,销量高歌猛进的同时,隐患也就此埋下。
1995年5月,三株口服液因在《珠江经济信息报》上刊登的药品广告超越了《药品广告审批表》中审批的内容,被广东省卫生厅吊销了三株口服液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暂停在广东省的广告宣传。尽管后续三株集团经过多方走动,三株口服液仍然得以在广东销售,但却为即将到来的危机埋下伏笔。
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曾提及,随着三株口服营销队伍日益庞大,一些地方的营销人员为了扩大产品的消费面,擅自夸大三株口服液的功效,“凡是常见病、急性病等等,都拿来跟三株口服液挂上钩,终而把本来对肠道清洁有一定功效的产品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一则广告宣传单中,甚至宣称三株口服液可以治疗‘老年糖尿病、胃癌、直肠癌、食道癌、胰腺癌、白血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等40多种疾病,并出现了‘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无病保健’等字眼。”
危机很快到来。1996年,三株正值鼎盛时期,却遭遇了其发展史上的滑铁卢事件。湖南常德一位名叫陈伯顺的76岁老汉患有老年性尿频症,长期寻医问药未果。1996年6月,他被三株口服液的广告吸引,花费428元购买了10瓶口服液。起初,陈老汉的症状有所缓解,但当他服用到第三、四瓶时,开始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继续服用到第八瓶后,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最终在9月3日不治身亡。
陈伯顺的家人认为其死亡与服用三株口服液直接相关,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湖南常德中级人民法院。值得注意的是,该法院委托相关机构对三株口服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双歧杆菌等活菌;豚鼠过敏试验阳性;小鼠安全毒性试验阳性并经病理检查,心、肺、肝、脾、肾和胸腺均有病理改变。该检品为不合格制品。”
1998年3月,湖南常德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三株败诉,要求其赔偿陈老汉家人29.8万元。此时,该事件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报道。
《大败局》中记录,从当年4月下旬开始,三株的全国销售额急剧下滑,月销售额从数亿元一下子跌到不足1000万元。从4月到7月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面停产,6000名员工放假回家,口服液的库存积压达2400万瓶,相当于市场价值7亿元。
此事对三株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然而,该案件在1999年又得到反转,三株在二审中获胜。据《新华社》报道,吴炳新向新闻界出示了一份盖有“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章的民事判决书。这一终审判决书表明,现有证据不能认定陈伯顺死亡与服用三株口服液的因果关系,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应予改判,撤销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驳回三位原审原告的诉讼请求……据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专业单位提供的检定报告和学术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的高科技产品。
尽管二审胜出,证明了三株的“清白”,但三株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的信任已轰然倒塌,1999年,三株的200多个子公司已全面停业,几乎所有工作站和办公室全部关闭。
二次创业
吴炳新和三株集团在陈伯顺事件后,很长一段时间淡出大众视野。但实际上,今年已经87岁的吴炳新仍未退休,三株集团仍在生产三株口服液,且业务扩展到医院、美妆。三株集团官网公众号文章中曾提及,吴炳新确立的新战略是“以药品为龙头,巩固、发展化妆品,保健品不恋战不放弃”。
2005年,官方颁布了两部重要的法规来规范直销行业,分别是《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这两部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直销行业正式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为合法直销与非法传销划定了明确界限,也结束了此前保健品直销行业的灰色地带,对于三株在内的保健品厂家来说,似乎是再次起飞的良机。
《知识经济》杂志曾报道,为了开启直销市场,吴炳新以三株旗下济南吴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进行申牌,并开始在湖南等地进行直销试水。但三株的申牌工作并不顺利,此后的2010年及2011年,三株曾两度重启直销市场,但效果不佳。直至2013年,三株申牌出现转机,三株用旗下三株福尔名义重新申牌,2014年7月31日,三株福尔成功获得中国第50张《直销经营许可证》,三株正式进军直销。
然而,三株在直销领域始终发展平平。2024年,三株福尔发布《拟注销直销经营许可证公告》,拟退出直销经营活动,注销《直销经营许可证》。从拿到直销牌照到退出直销市场,三株用了十年。
实际上,无论是申请牌照前还是退出直销市场后,三株的主要精力始终聚焦在发酵中药和化妆品上。据《经济导报》,2022年4月,当时的三株集团总裁吴思林透露,三株将运作三株发酵中药医疗集团、三株益生连锁店铺、三株生态美集团三大系统,用三个“五年计划”把健康事业发展起来,并争取3-5年实现在资本市场上市。
据三株集团官网介绍,目前,三株集团下设三株福尔制药公司、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三株酵本草医院、三株益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三株发酵中药研究院和上海生态美化妆品集团。
其中,上海生态美化妆品集团的前身生态美集团早在1998年就已成立。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吴炳新决意将再造生态美作为复兴三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美产品早在1996年三株口服液很畅销时就正式上市,虽然曾在上市第一年实现销售3.8亿元,但是市场美誉度因遭受陈伯顺事件影响而大不如前。
吴炳新采取了瘦身和品牌隔离措施,将化妆品品牌三株生态美改名为生态美,并在上海重新注册。经过几年的调整后,三株确立了化妆品、发酵中药专利技术制品和医院三个主要业务领域,并希望以此作为二次创业的契机。
三株医院在2002年6月8日挂牌成立。三株发酵中药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前身基础是三株益生菌共生研究所、三株益生菌共生发酵中药研究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天然药物)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三株集团在官网指出,三株的两大核心专利技术是人体仿生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技术和人体仿生益生菌发酵中药生物工程技术。核心技术产品即发酵中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研究完美结合的新型中药制剂。
三株福尔成立于三株集团鼎盛时期,是三株集团的发酵中药生产基地,据三株集团介绍,这也是世界最大的发酵中药生产基地。目前,三株福尔的发酵中药技术产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肠胃系列、心脑血管系列、肿瘤系列、糖尿病系列、女士系列、男士系列、改善记忆力系列,主要有五株王口服液、歧特生、卫士康等产品。
2025年1月6日,名为“三株口服液线上订购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2025年三株益尔生口服液全新升级上市》的文章,文中称,该口服液是“三株集团出品、31年老品牌、单品创造80亿销售业绩”,生产企业为三株福尔。
酸奶这种有益健康的食品,怎么就成了骗局?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热天喝个酸奶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但酸奶的谣言最近又开始流传起来。一篇《酸奶的百年骗局!诺奖得主惊世谎言造就万亿产业》的文章中提到“酸奶就是一场大骗局!”“喝酸奶能长寿?全世界被他骗了一百年?”等论断,看后不禁觉得这样的文章真的是逻辑“清奇”。作为一名资深的食品科技工作者,更是倍感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酸奶这种有益健康的食品,怎么就成了骗局?
期望通过每天喝酸奶
就能长命百岁?不靠谱
首当其冲,在文章中被吐槽的一个人是发现酸奶的俄国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梅契尼可夫,他在1908年,因为胞噬作用(一种由白血球执行的免疫方式)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他也发现了酸奶中乳酸菌对人体的益处,人们称之为“乳酸菌之父”。我这里不想多说这位科学家了,因为去超市询问了买酸奶的人,基本没有人认识这位科学家,大家购买的原因多半是酸奶好喝或者听说酸奶喝了对人健康有好处。
那到底喝了酸奶,对人健康有没有好处?如果酸奶对人体健康有好处,那对延长寿命应该说是有帮助的,但如果您期望通过每天喝酸奶就能长命百岁,那我只能说:只靠酸奶真的做不到呀!
酸奶不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产品
梅契尼可夫只是发现了酸奶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概念,我们专业上并不用“酸奶”这个名称,消费者称为的“酸奶”更接近我们国家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中的“酸乳”,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制成的产品。
本文中我姑且都用“酸奶”来代替这个概念。
人类将牛乳或者其他动物乳汁经微生物发酵后的酸乳的饮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0-10000年以前,也就是说,酸奶不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产品,梅契尼可夫也是发现了酸奶,并不是发明了酸奶。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让科技工作者有机会深入认识到了发酵的乳制品对人健康的影响。
酸奶有益健康的结论
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
从中国知网上检索“酸乳”或“酸奶”,相关报道超过5000余篇,从web of science上检索“Kefir”、“yogurt”、“yoghurt”有15068篇报道,关于酸奶与相关疾病的文献3574篇,通过综合评价这些文献,结果表明酸奶可以改善乳糖不耐症、便秘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还有学者报道了酸奶与感冒、过敏性疾病、肝疾病和高血脂症的关系,证据尚不足。截至目前,尚未发现酸奶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报道。
因此,酸奶有益健康的结论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这个科学研究的结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绝不是梅契尼可夫一己之力可以蒙骗得了大家,而且蒙骗一百年之久。
关于酸奶的健康益处,值得我们关注的其实主要就在于两点。
第一,酸奶是日常膳食摄入乳制品的重要产品类型,有利于促进人体骨骼健康。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建议我国居民每日摄入乳制品300g,乳制品可提供有益人体健康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2和钙等物质。现在我国居民平均乳制品摄入量不足50g,缺钙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有人会说:“我有乳糖不耐症,喝牛奶,拉肚子。”但是您可以喝酸奶啊!酸奶中乳糖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原料乳中蛋白质和脂肪被不同程度水解,转化成有益人体健康的多肽、氨基酸等,不仅易消化吸收,还可以缓解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同时,酸奶的pH偏低,也可以提高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
1997-2012年间,共有7篇人群研究文献报道了酸奶能够改善乳糖不耐受胃肠道症状或降低乳糖呼出氢,受试人群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等国家。
第二,酸奶属于普通食品,个别酸奶产品为保健食品,但都属于食品,不是药品。
也就是不可以宣传医疗功效。所以,不管谁,告诉您酸奶可以长命百岁,都是不科学的,应该说酸奶有助于改善我们相关的健康问题,比如乳糖不耐症、便秘,但是并不能起到治疗的目的。
自从人类的诞生,就开始了对生命无限延长的追求,历史上也不乏愚昧的追求长生不老,但是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影响因素甚多,有先天的遗传基因条件、有后天个人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因素等等,绝不是某一个食物就可以实现长寿的。酸奶,毋庸置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自然有助于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免疫力,有望延长人的寿命。但是,如果说一个人长期饮用酸奶,没有长寿,就说酸奶长寿说是骗局,未免过于片面和武断。 (张国华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及功能特性研究)
相关问答
采购中的术语是什么意思,如:PR,PO,RFQ,RFI,SOW,BOM,JIT...
破壁机德氏德氏PR讨论回答(5)PR或PRC是指价格。价格是指购买商品或服务...缩略词和简写在商业语境中经常出现,并且已经成为了科技、金融等行业中常见的用...
创新高!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Pro首日销售量破万引爆市场-ZOL问答
6月29日,黑鲨科技正式发布新一代旗舰级散热背夹产品——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Pro,作为散热背夹市场的头部品牌,黑鲨一直在不断超越自己,引领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黄金芽茶与黄金茶区别?
黄金芽茶和黄金茶是不同的茶品,它们的区别在于加工工艺和原料。黄金芽茶是一种手工制作的绿茶,其采摘的新芽和嫩叶形态似黄金针,因此得名。它需要经过杀青、...
0ppo手机reno12pro参数-ZOL问答
德氏PR讨论回答(5)OPPOReno12Pro的参数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外观与尺寸方...视觉体验非常流畅且充满科技感。性能方面,Reno12Pro搭载了天玑9200+旗舰芯.....
ProArt创162025开售-ZOL问答
期待值MAX破壁机德氏德氏PR讨论回答(88)华硕最近推出了ProArt创162025AI...这款笔记本A面上没有花哨的设计,通过纳米科技黑结合哑光材质凸显出了产品沉稳...
黄金芽新茶是几月份?
答:黄金芽新茶是3月下旬。黄金芽茶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浙江余姚三七市德氏家茶场场长张完林在附近茶叶地中偶然发现的。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在余姚相关部门和...
roxtec密封件哪家质量好性价比高-一起装修网
[回答]部件的材料或零件。国内橡胶密封行业总体上...国内橡胶密封行业总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低的发展形势。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民营、三资...
i13pro手机是正规品牌吗-ZOL问答
德氏PR讨论回答(1)你说的是酷比i13pro吧?这可是正经品牌koobee家的手机...外观设计很潮,还有裸眼3D这种黑科技,国内外都少见。虽然知名度一般,但这可是做...
在设计软件中.是Pro/e好.还是UG好啊,-ZOL问答
德氏PR讨论回答(5)PRO/E偏向于设计,UG能力更强一点,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得心...CAXA: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以二维为主的绘图软件,功能同Aut...
真我Realme12Pro+能当门禁卡使用吗-ZOL问答
德氏PR讨论回答(3)来看看真我Realme12Pro+的NFC功能吧!没错,这手机真的带...科技的进步使得设备的多功能性日益增强,其中NFC功能让手机的实用性大大提升...